配戴角膜塑型片 應注意年齡限制
優活健康網 – 2012年4月23日 下午6:20
配戴角膜塑型片 應注意年齡限制
(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/綜合報導)之前發生一起案例,家長花了2萬多元帶孩子到眼科診所配戴角膜塑型片,但孩子僅配戴1晚,隔日就發生眼睛癢痛、睜不開的現象。坊間許多醫療院所即標榜角膜塑型鏡片不必開刀,可有效降低近視度數,以吸引年輕族群及擔心孩子近視加重的家長消費;但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,角膜塑型片的使用年齡限制在12歲以上,若讓低於該年齡的孩童配戴,除有破片、感染的風險外,嚴重者更可能導致角膜潰瘍、視力喪失。
角膜塑型片是一種特殊的硬式隱形眼鏡,近視患者於睡覺時配戴,可短暫矯正視力,隔日不必戴眼鏡也能看的清楚。行政院衛生署許可案內塑型硬式隱形眼鏡產品之仿單使用說明,角膜塑型片的使用年齡限制在12歲以上,且矯正視力範圍,適用於近視400度及散光150度以下的患者,並非任何人都適用這種方式矯正近視。
新北市衛生局提醒,想要讓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的家長,除了要找合格眼科醫師驗配,並使用衛生署核准的鏡片外,一定要和醫師充分溝通,並留意孩童過早配戴隱形眼鏡的風險,以免認知及溝通不良導致糾紛。
【聯合報╱記者張嘉芳/台北報導】雷射近視矯正手術的後遺症引發爭議,角膜塑形鏡片是否可取而代之嗎?醫師表示,角膜塑形鏡片需長期夜間佩戴,每天擔心角膜被感染,加上鏡片費用高,一副至多只能用兩年,較難成為未來解決近視問題的主流。
「角膜塑形鏡片矯正近視的風險,不見得比雷射手術低。」馬偕醫院眼科醫師鄭惠川說,角膜塑形片需在每天睡覺時佩戴,一旦鏡片或手未清潔乾淨,就可能造成細菌感染、角膜潰瘍,治療過後角膜留下疤痕,角膜像「毛玻璃」一樣、視力模糊,嚴重者還會失明,需接受角膜移植手術才能恢復視力。
鄭惠川解釋,角膜塑形鏡片主要是利用硬式鏡片,將角膜中間的上皮壓平,推到周邊,如此一來,旁邊的角膜上皮增厚,影像落在周邊視網膜前面,可避免刺激眼軸不斷變長,近視度數就不會加深太快。不過,角膜塑形片如果一段時間未配戴,角膜上皮就會回復原狀,效果無法持久;角膜塑形片不便宜,一副鏡片約三萬多元,使用期限僅兩年。
鄭惠川說,孩童處於生長發育,視力較不穩定,角膜塑形片主要用來「控制度數」,避免孩童近視度數增加過快。他強調,矯正閱讀姿勢和習慣後,且使用睫狀肌放鬆劑無效,近視一年仍增加上百度,才考慮讓孩童戴角膜塑形鏡片,以免高度近視增加日後罹患白內障、青光眼、視網膜破洞或剝離的機會。